第148章 兄弟重逢恩义断,野心膨胀动杀心!(1/ 2)
在高迎祥成为闯王率领三十六营之后,由于天灾不断,农民缺衣少粮,不得不出逃成为流寇,几万人以上的大团伙就有十几个,河南之地除去靠近北直隶和靠近湖广两处的州县之外,其余地地方都是乱成了一团。
官兵和地主士绅们都是呆在城池之中,依靠黄河和淮河等大运河的运力保持进出,依靠城池的工事来确保安全。
河南上下对这些流寇态度是,只要是在乡间的话,就当做不存在,官兵能剿灭则剿灭,不能剿灭则不予理睬,每天只是一封封告急文书送到朝廷里去,可朝廷在北直隶和锦州、辽东一带,集中了大明近七成左右的兵马,根本抽不出什么余力来往南对其剿灭,只能是任其横行。
但情况即便是如此的危急,却没有人想缓和这样的局面,土地兼并,无节制的税赋收取,这些恶政没有人想着去改善。所以,杨乐来之前实行了变法,对这种情况做出了改善。
本来杨嗣昌给崇祯皇帝地谏言里面说道,湖广和四川等地官兵需要进行对张献忠和罗汝才的拉网式地围剿,不仅仅是围剿这几名大贼,而且在剿灭大贼地同时,震慑天下的贼人宵小,让他们不敢有妄动的心思。
谁也没有想到,围剿对他们丝毫没有什么震慑的作用,反倒是闹得更加厉害。他们与高迎祥汇合在一起,准备搞一波大的动静。
河南之地这些啸聚的乱民中,有三四股是陕西的头领,也就是高迎祥、李自成、张献忠在河南活动的时候留下的残余。这些人的实力最强,也最有战斗力,聚集起来的民众也就是最多。
驻扎在凤阳城里的藩王是周王,此时城内极为的空虚,好在这周王和一毛不拔的福王大不相同,这名藩王舍得花银子,舍得出粮,动员起来城内外的大批壮丁据城而守。用民兵守城,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出什么漏子,可总归是让人不放心,更准确的说是心惊胆战,周王几次派出使者,去往南京求救。但崇祯皇帝已经是被皇太极的那次的入塞彻底吓坏了,北直隶的兵马虽然众多,却一个也不敢抽调出去派往河南支援。
而南直隶的兵马在南京、庐州、安庆一代全力的进行戒备,也是抽调不出来一点兵马,山西地边兵一是消耗在前几年和蒙古还有女真鞑子的战斗之中,二来要戍守大同关口。同样是无法抽调兵马。
至于湖广、陕西地兵马,则还在湖广、四川一带追剿张献忠和罗汝才,也是无法抽调。
杨乐只能单刀赴会,当然他也不是冲动之举,他刚刚穿越而来的时候,与高迎祥曾经有过一段渊缘,之后迫于生计不得不分道扬镳,然后一别就是三年,但他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救过他一命的这位老大哥,一直关注着闯军的消息。如今,趁着这个空挡,杨乐设法与其见上一面,最好能说服他归顺朝廷。如若不然,他们一官一匪,将来只能在战场相见。兄弟相残,将是最痛苦的一件事。杨乐心念所及,纵马疾驰,恨不得立即赶至凤阳去。
此时,高迎祥刚刚渡过淮河,凤阳还未被攻克,闯军暂时在淮河南岸驻扎下来。
凤阳负责守城是杨一顺,这位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将军,看着城下黑压压的一大片流寇,深深地叹了一口气。他同样知道,不会有援军到来,这里将会是一座孤城!
就在这时,一匹快马由南疾驰而来,马上的那人左手持着缰绳,右手打着一面旗帜,上面高书一个大字――“杨”!
杨一顺知道那是大明的旗帜,但是为何仅仅一人前来支援,这是什么情况?经过各方面的打听,他才知道,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大明的国公爷。
他居然……单刀赴会!杨一顺被眼前的一幕豁然震惊,心中既惊诧又钦佩,既害怕又担心。
杨乐的这匹快马自然被流寇给截了下来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